产房外,陈明的手指死死扣住走廊扶手,汗珠如雨。
“陈先生,恭喜你当爸爸了,但是…情况有些特殊。”医生面色凝重。
“特殊?什么特殊?”
踏入产房,刺眼的白光下,婴儿啼哭声划破沉寂。
林芳疲惫地望向他:“明哥,孩子怎么样了。”
陈明低头一瞥,“这…怎么可能?”
01福州的春天总是带着湿润的空气。
陈明和林芳的六年婚姻生活也像这座城市的气候一样,平稳而温润。
夫妻俩结婚六年,感情稳定,日子过得平淡而充实。
这天傍晚,陈明拎着两袋子菜推开家门,看见林芳坐在沙发上发呆。
“想什么呢?这么入神。”陈明放下菜,走到林芳身边坐下。
展开剩余96%林芳抬起头,看着眼前那个小小的塑料棒。
“明哥,你看。”林芳将手中的验孕棒递给陈明。
陈明接过验孕棒,上面清晰地显示着两道红线。
他愣了几秒,随即一把抱住了林芳。
“你怀孕了?真的怀孕了?”陈明的声音有些发抖。
林芳点点头,眼泪再也控制不住:“嗯,已经两个月了。”
这对结婚六年的夫妻一直渴望有个孩子,命运似乎一直在捉弄他们。
两年前,林芳曾有过一次意外流产,从那以后,她便再也没能怀上。
去医院检查,医生说两人都没问题,只是时机未到。
陈明抱着林芳的手有些颤抖:“这次一定要小心,我们一起照顾好他。”
“嗯,我会的。”林芳靠在丈夫肩膀上,感受着久违的安心。
消息很快传到了两家父母耳中。
第二天,两家人便聚在了陈明家中,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。
林芳的孕期出奇地顺利,没有明显的孕吐反应,胃口也一直很好。
唯一的变化是她变得比以前嗜睡,常常下午回家就躺在沙发上睡着了。
陈明每次看到这一幕,都会轻手轻脚地给她盖上毯子,然后在厨房忙活起来。
第四个月的产检,医生告诉他们可以知道胎儿的性别。
“想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吗?”医生看着显示屏,问道。
陈明和林芳对视一眼,同时摇头。
“不用了,男孩女孩都一样,健康就好。”林芳说。
医生笑了笑:“胎儿发育得很好,各项指标都很正常,定期来检查就行。”
孕期的七个月如流水般逝去。
林芳的肚子一天天变大,行动也变得不便起来。
陈明请了一个月的陪产假,陪在林芳身边,照顾她的生活起居。
预产期前两周,林芳开始感到不适。
“明哥,我肚子有点疼。”林芳躺在床上,面色有些发白。
陈明立刻紧张起来:“是不是要生了?我马上送你去医院。”
“不,不是那种疼,就是有点不舒服。”林芳试图安慰丈夫。
为了安全起见,陈明还是坚持送林芳去了医院。
检查结果显示,一切正常,只是临近产期,子宫开始有规律收缩的征兆。
“离预产期还有两周”医生说,“最近要多注意,随时可能临盆。”
回家后,陈明更加小心翼翼地照顾林芳,生怕出什么意外。
林芳倒是显得很平静,每天依旧坚持适量的散步,饮食也很规律。
预产期前三天的晚上,林芳的羊水破了。
“明哥!明哥!”林芳的声音从卫生间传来,带着一丝惊慌。
陈明冲进卫生间,看见林芳站在那里,裤子湿了一大片。
“羊水破了,我们得赶紧去医院。”林芳尽量保持冷静。
陈明急忙帮林芳换了衣服,拿上早已准备好的待产包,驾车前往医院。
02
一路上,他的手紧紧握着方向盘,心跳快得像要蹦出胸口。
到达医院后,林芳很快被送入产房。
陈明被拦在门外,只能在走廊上焦急地踱步。
两家父母也很快赶到,大家一起在走廊上等候。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产房里传来林芳断断续续的呻吟声。
陈明的手紧紧抓着走廊扶手,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滑落。
终于,在经过六个小时的煎熬后,婴儿的啼哭声响起。
陈明松了一口气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接下来的一幕,却让他的笑容僵在了脸上。
产房的门开了,医生走了出来,脸上带着一丝不自然。
“陈先生,男孩,七斤三两,很健康。但是...”医生停顿了一下,“孩子的肤色有些特殊,比较黑。”
陈明皱起眉头:“黑?什么意思?”
“你还是自己进去看看吧。”医生侧身让出一条路。
陈明走进产房,看到林芳躺在床上,面色苍白。
护士抱着一个裹着黄色小被子的婴儿走到陈明面前。
“恭喜你,是个健康的男孩。”护士说着,将婴儿递给陈明。
陈明接过孩子,掀开小被子的一角,看清楚婴儿的样子后,他的脸色刷地变白了。
婴儿的皮肤呈现出明显的深褐色,与陈明和林芳的肤色形成鲜明对比。
这不是普通的新生儿肤色,而是与非洲裔人种相似的黑。
陈明感到一阵眩晕,他扶住墙壁,才勉强站稳。
他看向林芳,林芳此时也睁开了眼睛,正用复杂的眼神看着他。
护士似乎察觉到了气氛的异常,赶紧解释道:“新生儿的肤色可能会随着时间变化,不要太担心。”
陈明没有回应,他机械地将孩子交还给护士,转身走出了产房。
走廊里,两家父母看到陈明魂不守舍的样子,都感到奇怪。
“小明,怎么了?孩子没事吧?”陈妈妈急忙问道。
陈明看着父母关切的眼神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
这时,护士抱着婴儿从产房出来,准备送往新生儿室。
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婴儿身上,随即,一阵诡异的沉默笼罩了整个走廊。
婴儿的肤色,与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相符。
陈明站在医院走廊的窗前,手中的香烟一根接一根。
十几个小时前,他还在期待着孩子的降生,憧憬着完整的三口之家。
而现在,一切都变了。
林妈妈从病房出来,走到陈明身边:“芳芳想见你。”
陈明深吸一口气,掐灭了烟,走进了病房。
林芳靠坐在床上,眼睛红肿,“明哥...”
陈明站在床尾,没有走近,“孩子不是我的,对吗?”
林芳猛地抬起头,眼中满是震惊:“你怎么能这么说?”
“那你怎么解释孩子的肤色?”陈明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。
林芳急切地摇头:“我不知道,真的不知道。我真的没有做对不起你的事。”
陈明看着林芳恳切的眼神,心中的怒火稍微平息了一些。
随即,疑惑又涌了上来。
如果不是出轨,那孩子的肤色又作何解释?
“我要做亲子鉴定。”陈明最终说道。
林芳没有反对,只是轻轻点了点头:“好,我配合你。”
03
第二天,医院的医生来到病房,为陈明、林芳和婴儿采集了样本,送往鉴定中心。
医生告诉他们,结果需要等五到七个工作日。
这五到七天,对陈明来说比五到七年还漫长。
他每天去医院看林芳和孩子,目光却很少落在孩子身上。
林芳试图与陈明交流,一看到陈明冷淡的表情,又咽了回去。
七天后,鉴定结果出来了。陈明接到鉴定中心的电话,立刻驱车前往。
工作人员递给他一份报告,他迫不及待地翻开。
报告显示:陈明与婴儿存在99.9999%的亲子关系,孩子确实是他的亲生骨肉。
陈明看着报告,一时间难以接受这个结果。
他再三确认,甚至询问工作人员是否有可能出错。
工作人员向他保证,他们的检测方法准确可靠,结果不会有错。
陈明拿着报告回到医院,林芳已经准备出院。
“结果怎么样?”林芳小心翼翼地问。
陈明沉默片刻,将报告递给了林芳:“孩子是我的。”
林芳松了一口气,眼泪夺眶而出:“我都说了嘛,孩子一定是你的。”
陈明点点头,他接过护士抱来的孩子,第一次仔细打量这个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生命。
婴儿已经满月,皮肤依然呈现出深褐色。
“给孩子取名了吗?”陈明问。
林芳摇摇头:“我想等你。”
“就叫陈光吧,光明磊落。”陈明说完,将孩子还给林芳,转身走出了病房。
林芳看着陈明的背影,眼中满是无奈和心酸。
出院后,林芳和孩子回到了家,家里的气氛却比医院更加压抑。
陈妈妈虽然没有明说,看向孩子的眼神充满了怀疑。
只有林芳的父母还算正常,经常来家里帮忙照顾孩子和林芳。
“芳芳,你老实告诉妈,这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林妈妈趁陈明不在家,拉着林芳的手低声问道。
林芳疲惫地摇头:“妈,亲子鉴定已经证明了,孩子就是明哥的。”
林妈妈叹了口气:“那为什么孩子的肤色...”
“我不知道!”林芳提高了声音,随即又意识到自己的失态,“我真的不知道。”
林妈妈看着女儿疲惫的样子,不再追问,只是帮她照顾孩子。
陈明虽然接受了亲子鉴定的结果,心里依然有疑虑。
他又找到了另一家鉴定机构,再次做了亲子鉴定。
结果依然是:他与孩子存在亲子关系。
孩子三个月大时,陈明又做了第三次亲子鉴定,这次换了一家更权威的机构。
结果依然显示:孩子是他的亲生骨肉。
陈明开始接受这个事实。
但陈明的父母,对这个孙子一直保持着疏远的态度。
“小明啊,这孩子...”陈爸爸犹豫地开口。
“爸,亲子鉴定已经做了三次了,结果都一样。”陈明疲惫地打断父亲的话。
陈爸爸沉默片刻,继续道:“我不是怀疑孩子的身份,也许林芳在怀孕期间做了什么?”
陈明愣了一下,“什么意思?”
“就是...”陈爸爸意味不明。
“明天我再做一次鉴定。”陈明说。
第四次亲子鉴定,陈明特意去了省城最权威的鉴定中心。
结果依然是:孩子是他的亲生骨肉。
鉴定中心的专家向陈明解释道:“虽然概率很低,但基因的组合确实存在各种可能性。”
陈明听完专家的解释,心中的疑虑稍微减轻了一些。
04
刚回到家,林芳看到陈明进来,“明哥,小光今天会笑了,你要不要抱抱他?”
陈明看了一眼婴儿床上的孩子,勉强点了点头。
他小心翼翼地抱起孩子,孩子睁着黑亮的眼睛看着他,突然咧嘴笑了。
这一刻,陈明感到了一丝温暖,随即,怀疑又浮上心头。
孩子六个月大时,陈明做了第五次亲子鉴定。
这次,他选择了一家国际机构,还支付了额外的费用,要求进行更深入的基因分析。
结果依然一致:孩子是他的亲生骨肉。
然而,婆家人的态度依然没有明显好转。
“芳芳啊,你看咱们小区李家的孩子,多像他爸爸啊。”陈妈妈一边逗孩子,一边意有所指地说。
林芳装作没听懂,只是笑笑:“是啊,小光也很像明哥,尤其是眼睛和鼻子。”
陈妈妈轻哼一声,没再说什么。
这样的暗潮涌动,让林芳倍感压力。
冬去春来,转眼间,小光已经满周岁了。
按照福建的传统,孩子周岁时要举行抓周仪式。
陈明和林芳本想低调处理,但两边的父母都认为传统不能丢,要办得热热闹闹。
周末的早晨,陈家弥漫着喜庆的气氛。
亲朋好友陆续到来,当他们看到小光时,脸上的笑容多少都有些勉强。
孩子的黝黑肤色在这个场合显得格外扎眼。
酒过三巡,气氛渐渐热络起来。
陈明的一个远房叔叔喝得有些微醺,看着小光,突然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。
“这孩子长得真是特别啊,黑得不像我们中国人。”
话音刚落,餐桌上的气氛一下子凝固了。
陈明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,饭局很快在尴尬的气氛中结束。
自那天起,陈明开始频繁地喝酒。
一开始只是晚上小酌一杯,后来逐渐变成了买醉。
一天,林芳带着儿子从外面回来,发现陈明已经回来了,正坐在沙发上。
林芳把小光放在地上,小光立刻摇摇晃晃地向陈明走去。
“爸爸!”小光伸出小手。
陈明看了小光一眼,没有任何反应。
小光不依不饶,直接扑到陈明身上。
“爸爸抱!”小光大声说。
陈明皱了皱眉,依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。
林芳走过去,准备接过小光。
这时,一个电话打断了这场沉默的拉锯战。
陈明挂了电话,起身准备出门。
“又去喝酒?”林芳忍不住问道。
陈明停下脚步,转身看着林芳:“公司有事。”
“每次都是公司有事。”林芳的声音带着一丝苦涩,“明哥,我们是一家人啊!”
陈明冷笑一声:“一家人?林芳,你觉得我们像一家人吗?”
“为什么不像?亲子鉴定都做了五次了,结果都一样。小光就是你的孩子!”林芳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。
陈明摇摇头:“我不知道那些鉴定是不是可信...”
“那你想怎么样?”林芳问道,声音有些颤抖。
陈明沉默片刻:“我不知道。我只知道,我现在需要一个人静一静。”
说完,他转身离开了家。
林芳抱着小光,坐在沙发上,泪如雨下。小光似乎感受到了妈妈的悲伤,也跟着哭了起来。
林芳擦干眼泪,轻轻拍着小光的背:“没事的,宝贝,没事的。”
05
这一晚,陈明没有回家。林芳一夜未眠,担心又委屈。
直到第二天中午,陈明才回来,身上带着浓重的酒气,“我想暂时分开一段时间。”
“你什么意思...”
“不是离婚,只是暂时分开。”陈明解释道,“我需要时间思考,冷静一下。”
林芳看着陈明,眼泪无声地流下。
最终,她只能点点头。
第二天,林芳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,林妈妈立刻表示要接林芳和小光回家住。
“不用了,妈。我和小光就住在这里。”林芳坚定地说。
林妈妈看着女儿倔强的样子,心疼不已:“芳芳,你何必呢?”
林芳摇摇头:“妈,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。”
林妈妈叹了口气:“你想清楚了?不后悔?”
林芳点点头:“不后悔。”
一周后,陈明如约启程前往深圳。
临行前,他站在门口,看着正在地上玩积木的小光,神情复杂。
“爸爸。”小光抬起头,冲着陈明伸出小手。
陈明最终还是蹲下身,摸了摸小光的头:“爸爸去工作了,你要乖乖的,听妈妈的话。”
小光似乎感受到了什么,眼中流露出不舍:“爸爸快回来。”
陈明的眼眶有些湿润,他匆匆站起身,拎起行李,对林芳说:“我走了。”
林芳点点头:“注意安全。”
陈明转身离开,没有回头。
林芳站在门口,目送丈夫的背影消失在电梯口,眼泪决堤而出。
陈明离开后,林芳要一个人照顾小光,同时还要应付婆家人的冷言冷语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陈明已经离家三个月了。
林芳独自抚养着小光,小光很懂事,常常会问:“爸爸什么时候回来?”
每次听到这个问题,林芳都会笑着回答:“爸爸工作很忙,等他忙完了就回来。”
这天傍晚,林芳带小光去小区花园玩耍,小光正在沙坑里玩得开心。
一个大约四五岁的男孩走过来,指着小光说:“你怎么这么黑?你不是中国人吗?”
林芳正想解释,男孩的母亲已经走了过来,拉着孩子道歉:“对不起,孩子不懂事。”
林芳勉强笑笑:“没关系,孩子嘛,说话直接。”
带着小光回家的路上,林芳心情沉重。
她知道,随着小光长大,这样的问题会越来越多。
回到家,林芳发现门口站着一个人——陈明。
“明哥?”林芳惊讶地看着丈夫,“你怎么回来了?”
陈明的脸色有些复杂:“我有事想和你谈谈。”
小光看到爸爸,高兴地扑了过去:“爸爸!”
陈明接住小光,脸上露出罕见的笑容:“小光,你长高了。”
进屋后,林芳给陈明倒了杯水:“你想谈什么?”
陈明从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袋:“我发现了这个。”
林芳接过纸袋,打开一看,里面是一张照片。
她的手微微颤抖:“你从哪里找到的?”
“林芳,你还打算骗我多久?”陈明的声音平静得可怕。
照片上是一群年轻人,站在一座简陋的非洲学校前。
其中一个女孩,赫然是年轻时的林芳。
06
“我...我大四那年去非洲支教了一年。”林芳的声音很轻,几乎听不见。
“为什么从来没有告诉过我?”陈明问。
林芳抬起头,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:“因为那段经历对我来说并不愉快。我以为已经过去了,不需要再提起。”
“不愉快?”陈明皱起眉头,“什么意思?”
林芳深吸一口气:“明哥,你先坐下来,我慢慢告诉你。”
“我到非洲一个月后,得了重度疟疾,差点没命。当地医院条件很差,我需要输血,但血库里没有亚洲人的血型。最终,我接受了一个当地志愿者的献血。”
陈明愣住了:“输血?”
“是的,输血。”林芳点点头,“那次输血救了我的命,医生告诉我,这次输血可能会对我的身体产生一些影响,当时我病得很重,没太在意这些。”
陈明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:“你是说...”
“我不确定,”林芳的声音有些颤抖,“医生确实提醒过我,输血可能会影响我的基因表达,进而影响我未来孩子的一些特征。”
陈明站起身,在客厅里来回踱步:“这怎么可能?输血怎么会影响孩子的肤色?这不符合科学啊。”
林芳摇摇头:“我不懂那么多医学知识,我只知道医生是这么说的。”
陈明停下脚步,看着林芳:“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这些?”
“因为我自己也不确定这是不是原因。”林芳的眼泪流了下来,“而且,当我看到你对小光的态度,我怕你会更加怀疑。我怕你会认为我在编故事骗你。”
陈明沉默片刻:“你有没有那个医生的联系方式?”
林芳摇摇头:“没有,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。医院很小,在一个偏远的村庄,我连名字都记不清了。”
陈明坐回椅子上,陷入沉思。
林芳的解释听起来很荒谬,又似乎能解释小光特殊的肤色。
更重要的是,五次亲子鉴定都证明小光确实是他的孩子。
“明哥,我知道这听起来很难让人相信。”林芳打破沉默,“但我从未背叛过你,小光确实是你的骨肉。”
陈明抬起头,看着林芳真诚的眼神,心中的怀疑开始动摇。
“我需要更多的证据。”陈明最终说道。
林芳点点头:“我理解。我会尝试联系当年一起去支教的同学,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的信息。”
小光似乎感受到了父母之间的紧张气氛,放下积木,走到林芳身边,牵着妈妈的手。
“妈妈不哭。”小光仰起小脸,用稚嫩的声音说道。
林芳破涕为笑,抱起小光:“妈妈不哭,妈妈很开心,因为爸爸回来了。”
小光转向陈明,伸出双手:“爸爸抱。”
陈明犹豫了一下,最终还是张开双臂,接过小光。
陈明感受着怀中孩子的重量和温度,心中的坚冰开始融化。
也许,这一切真的只是一个医学上的小概率事件?
林芳看着陈明和小光,眼中流露出希望的光芒。
她知道,陈明并不完全相信她的解释,但至少,他开始尝试接受了。
07
晚饭时,一家三口难得地坐在一起。
林芳特意做了陈明最爱吃的红烧肉和清蒸鱼。
陈明吃得很慢,时不时地看着小光,眼神中的复杂情绪让人捉摸不透。
小光很高兴爸爸回来了,一直缠着陈明说话,给他看自己的新玩具。
陈明认真地听着,偶尔还会回应几句。
饭后,陈明主动提出带小光去洗澡,这是他离家前从未做过的事。
林芳欣喜地点点头,然后开始收拾餐桌。
浴室里传来父子俩的笑声,林芳站在厨房里,眼泪再次涌出。
这是她梦寐以求的场景:一家三口和睦相处,充满欢声笑语。
哄小光睡觉时,陈明破天荒地讲了一个故事。
小光听得津津有味,直到眼皮打架,才依依不舍地睡去。
林芳站在门口,看着这温馨的一幕,心中充满了感动。
回到客厅,陈明坐在沙发上,神情依然复杂。
林芳在他对面坐下,两人沉默了一会儿。
“明哥,你相信我吗?”林芳打破沉默。
陈明看着她,久久不语。
最后,他叹了口气:“我想相信你,林芳。但这个解释......”
“我知道听起来很荒谬。”林芳接过话头,“我查过资料,有一种叫做'嵌合体'的现象,就是一个人体内存在两种不同的DNA。这在接受过输血或器官移植的人身上更为常见。”
陈明点点头:“我也查过。但大多数资料都表明,输血不会永久改变一个人的基因,更不会影响下一代。”
“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。”林芳解释道,“但也有极少数例外。特别是像我那样,在身体极度虚弱的状态下大量输入异种血液的情况,可能会对身体产生更深远的影响。”
陈明陷入沉思。
理性告诉他,林芳的解释在科学上几乎不成立;但情感却让他想要相信妻子,相信过去十年来一直对他忠诚的那个女人。
“我会再去咨询专业的医生。”陈明最终说道,“如果你说的是真的,应该会有医学文献记载类似的案例。”
林芳点点头:“好的,我配合你。”
就这样,陈明没有直接表态相信或不相信,但他留了下来,没有再提离家的事。
这对林芳来说,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。
第二天,陈明请了假,一大早就出门了。
林芳不知道他去了哪里,但她猜测,丈夫应该是去寻找能够证实或否定她说法的证据了。
晚上陈明回来时,脸上的表情明显轻松了许多。
“找到什么了吗?”林芳小心翼翼地问道。
陈明点点头:“我去了省人民医院,咨询了血液科的专家。他说,你说的情况在理论上确实存在可能性,尽管极其罕见。”
林芳松了一口气:“那你相信我了吗?”
陈明走到她面前,轻轻拉起她的手:“林芳,我们相识十年,结婚七年。在这七年里,你从未给我任何怀疑你的理由。所以,即使你的解释听起来再荒谬,我也愿意相信你。”
林芳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扑进陈明怀里放声大哭:“明哥,谢谢你相信我。这两年多来,我真的很痛苦。我知道你更痛苦,但我真的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,只能忍受。”
陈明紧紧抱住林芳,眼眶也湿润了:“对不起,林芳。这两年多,我对你和小光都不好。我把所有痛苦发泄在你们身上,我错了。”
林芳摇摇头:“没关系,我理解你的感受。重要的是,现在我们又能像一家人一样生活了。”
陈明松开怀抱,看着林芳的眼睛:“从今天起,我会好好弥补你们的。”
他走到小光的房间,看着熟睡中的孩子,轻轻抚摸他的头发。
小光在睡梦中咂了咂嘴,翻了个身,继续安睡。
08
第二天早晨,陈明主动起床做了早餐。
林芳来到厨房,惊讶地看着丈夫忙碌的背影。
“早餐做好了,快叫小光起床吧。”陈明转过身,笑着说。
三人围坐在餐桌前,气氛温馨而和谐。
小光一边吃着爸爸做的煎蛋,一边摆弄着玩具汽车。
“小光,吃完饭爸爸带你去公园玩好不好?”陈明问道。
小光立刻抬起头,眼睛亮晶晶的:“真的吗?太好了!”
林芳看着父子俩的互动,嘴角挂着幸福的微笑。
这样的场景,是她梦寐以求的。
陈明抬头看了看墙上的钟:“我得先去公司一趟,处理点事情,很快就回来。”
“好,我们在家等你。”林芳点点头。
陈明离开后,林芳开始收拾屋子。
突然,门铃响了。她打开门,发现是陈妈妈站在门外。
“妈,您怎么来了?”林芳有些惊讶。
陈妈妈看上去有些紧张:“听说小明回来了,我来看看。”
林芳把婆婆请进屋,给她倒了杯茶:“是的,明哥昨天回来了。”
“你们......”陈妈妈欲言又止。
“我们和好了。”林芳轻声说,“明哥相信我了。”
陈妈妈显得有些不可思议:“真的?他接受小光了?”
林芳点点头:“嗯,我把非洲支教的事情告诉他了,包括输血的事。”
陈妈妈叹了口气:“芳芳,你知道这很难让人相信吧?”
“我知道。”林芳微微低头,“但这是事实。五次亲子鉴定都证明小光是明哥的孩子。”
陈妈妈沉默了一会儿,然后说:“不管怎样,只要你们和好了,我就放心了。这两年,看着你们这样,我和老陈也很难受。”
林芳感动地抓住婆婆的手:“谢谢您的理解。”
小光从房间里跑出来,看到奶奶,高兴地扑了过去:“奶奶!”
陈妈妈接住小光,脸上露出罕见的笑容:“哎哟,我们小光长高了啊。”
正说着,陈明回来了。
看到母亲,他有些意外:“妈,您怎么来了?”
“来看看你们。”陈妈妈说,“听说你回来了,我很高兴。”
陈明点点头:“妈,对不起,这两年让您跟着操心了。”
陈妈妈摆摆手:“只要你们好好的,我和你爸就安心了。”
一家人一起吃了午饭,气氛比过去两年都要融洽。
两个月后,小光上了幼儿园。
第一天放学,陈明和林芳一起去接他。
小光高兴地跑过来:“爸爸妈妈!”
“今天在幼儿园开心吗?”林芳蹲下身,整理儿子的衣服。
小光点点头:“开心!老师夸我唱歌好听,还有小朋友跟我一起玩!”
陈明牵起儿子的手:“那太好了。”
一个小女孩跑过来,拉住小光的另一只手:“小光,明天还一起玩!”
小光笑着点点头:“好,明天见!”
林芳和陈明对视一笑,脸上满是幸福的神情。
回家路上,小光突然问:“爸爸,为什么我的皮肤和你们不一样?”
陈明和林芳愣住了,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。
“因为你很特别。”陈明最终说道,“因为妈妈曾经在非洲救过很多小朋友,所以上天给了妈妈一个特别的礼物,那就是你。”
小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很快又开始讲他在幼儿园的见闻。
晚上,小光睡下后,陈明和林芳坐在阳台上,看着夜空中的星星。
“你今天的回答真好。”林芳轻声说。
陈明笑了笑:“等他再大一点,我们会告诉他完整的故事。但不管怎样,他都是我们的孩子,是我们爱的结晶。”
林芳靠在丈夫肩膀上:“是啊,他是我们的小光,照亮我们生活的小太阳。”
陈明搂住妻子的肩膀:“谢谢你,林芳,谢谢你给了我这么好的一个家。”
林芳抬起头,看着丈夫:“我们会一直一直在一起,对吗?”
陈明点点头:“一直一直,直到永远。”
发布于:河南省联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